(吉隆坡26日訊)國內知識產權擁有人面對政府輔助金不足的困境,導致有潛能產品因資金不足而無法推出市場,被迫向其他國家申請輔助金。
大馬知識產權企業家總會主席駱俊宏透露,從發明至把產品推出市場,這階段被稱為“死亡之谷”(death valley),指的是資金是否足夠問題,其中包括企業資金、投資者資金與政府輔助金。
他說,很多國家都有提供創新產品研發輔助金,以鼓勵創新產品,唯我國不但輔助金機制不足,近年還中止創新產品的輔助金。
駱俊宏今日聯同民政黨全國公共服務及投訴局主任劉開強,會見申請政府輔助金失敗的知識產權擁有者后,這么指出。
他說,被中止輔助金包括品牌推銷、提升產品包裝、產品與生產提升以及生產力、素質提升與認證輔助金,這些輔助金對資金不足的中小型企業來說非常重要,不應該中止。
他披露,我國在研究與發展(R&D)撥款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.63%,很多國家如美國、日本甚至南非,運用超過2%國內生產總值在研究與發展,顯示我國在這方面不足。
他認為,政府經濟轉型計劃,以中小型企業為推動經濟的火車頭,若中小型企業沒有資金開發產品與推銷品牌,那么經濟轉型計劃一定不會成功。
他呼吁政府關注創新產品輔助金不足的課題,否則知識產權擁有者或選擇申請其他國家的輔助金,造成人才與有潛能產品外流。
大馬知識產權企業家總會將在5月2日,推介“天使投資俱樂部”,希望聚集知識產權擁有者和投資者,促進創新產品的投資,欲知詳情請聯絡林小姐012-7975077。
冀設完善輔助金機制
劉開強指出,民政黨全國公共服務及投訴局將聯同大馬知識產權企業家總會,提呈備忘錄給國內貿易與消費者事務部和國際貿易與工業部,要求政府設立完善的輔助金機制。
他指出,當局接獲多項投訴,指中小型企業在申請政府輔助金,以開發與推出知識產權產品時,面對申請失敗或缺乏管道的困境。
他透露,申請知識產權需支付不少費用,若要將產品生產至推出市場,更需要龐大資金。
他認為,政府在推行革新政策與經濟轉型計劃時,不應忽略中小型企業資金資助環節。
“這些公司所發明產品,不但可在國內市場推出,還可出口至其他國家,對國家經濟貢獻很大。”
他說,他將收集更多資料,擬成備忘錄,然后提呈給上述部門。
多次申請都失敗
★鄧建築公司負責人鄧翰韜(知識產權產品:伸縮性鷹架系統 Formwork Systems)
我已獲得大馬、澳洲和新加坡的知識產權多年,多次向政府申請輔助金都被不成功,理由是我沒生產出實際成品給他們參照。
生產此鷹架實際成品需要很大資金,若我有這麼多資金,就無需向政府申請輔助金了。
萌海外發展念頭
★Dispo-MED集團總執行長廖金星(知識產權產品:呼吸與二氧化碳測量醫療儀器capnography solution)
我是向政府申請品牌輔助金,以提升產品認證,包括海內外的知識產權,因為申請知識產權的顧問費需要5萬至6萬令吉。
有關單位指我的申請不符合增加或提升現有產品素質的因素,所以不批准,令我萌生向他國申請輔助金甚至到海外生產的念頭。
非高科技品遭駁
★神奇嬰兒背抱袋發明人蔡欣樺
政府指我的發明是“非高科技含量”產品,所以駁回輔助金申請。
小企業家發明東西不簡單,需要很大資金,我們需要政府資助,將發明發揚光大,否則產品專利權可能被其他人捷足先登。
欲知更多詳情,請瀏覽中國報新聞網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node/313748